本篇系统讲解了痹证的病因、病机、症状、分类、治法以及预后等问题,是论述痹证的专篇,故篇名曰“痹论”。

痹病产生的原因

黄帝问:痹病是怎么产生的?

岐伯回答说:风、寒、湿三气侵袭人体,杂合伤人,导致人患痹病。其中风邪偏重的叫行痹,寒邪偏重的叫痛痹,湿邪偏重的叫著痹。

行痹, 痛痹, 著痹是依据风、寒、湿邪气来划分的,风善变,所以痹症在全身游走不定,称为行痹;寒会弯曲经脉,引发剧烈疼痛,所以称为痛痹;湿性沉重,引起疼痛的同时会有下坠感,所以叫著痹。

痹病的五大的分类

黄帝问:痹病有哪五种类型?

岐伯回答说:人在冬天患的痹病为骨痹,在春天患的痹病为筋痹,在夏天患的痹病为脉痹,在长夏时节患的痹病为肌痹,在秋天患的痹病为皮痹。

行痹,痛痹,著痹是以邪气多寡来划分,这里的分类则是以五脏当令的季节来划分,我们人体五脏要和天地之气相契合,比如肝和春季契合,在契合的过程中,该脏功能会加强,同时会暴露自己,这就好比射击游戏,在开火的同时自己也有被秒的危险。所以在某脏当令的季节,也最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。而五脏和筋、脉、肉、皮、骨是相合的,所以分为骨痹、筋痹、脉痹、肌痹、皮痹。

痹病为什么会侵入五脏

黄帝问:痹病的病邪会侵入人体内部累及五脏六腑,这又是什么道理呢?

岐伯回答说:五脏与筋、脉、肉、皮、骨是内外相应的。病邪在体表上久留不去,就会侵入它所对应的内脏。因此若骨痹未愈,又感受了邪气,就会内舍于肾;筋痹未愈,又感受了邪气,就会内舍于肝;脉痹未愈,又感受了邪气,就会内舍于心;肌痹未愈,又感受了邪气,就会内舍于脾;皮痹未愈,又感受了邪气,就会内舍于肺。总而言之,这些痹症是由各脏在其所主季节里重复感受风、寒、湿三气所导致的。

病邪如果滞留人体时间过长,就会使滞留的部位发生永久性病变,比如风湿性关节炎(著痹),得病时间过长,会导致关节永久性变形。不过有一个前提,就是在疾病还未愈合的情况下,又感染了邪气,这一点是关键,也就告诉我们得了病必须修养,千万不要劳作!!!女人为什么生完孩子要坐月子,也是这个原因。

THE END
开启精彩搜索

热门搜索

暂无

历史搜索

用户名/邮箱/手机号
密码
用户名
密码
重复密码
邮箱/手机号
验证码
发送验证码
59秒后可重发
注册
找回密码
邮箱/手机号
验证码
发送验证码
59秒后可重发
新密码
重复密码
请选择支付方式
余额支付

购买将消耗【10

微信支付
微信扫码支付 0 元
[ 04分50秒 ]
请使用微信扫一扫
扫描二维码支付
支付宝支付
支付宝扫码支付 0 元
[ 04分50秒 ]
请使用支付宝扫一扫
扫描二维码支付
已完成支付
未完成支付

请输入验证码

点击验证码可以刷新

你确认吗?

确认

2024年10月1日

2024年10月

新增

新增

新增

新增

新增

新增

新增

新增

新增

新增